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加快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就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出如下意见。
一、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形势要求
1.深刻认识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重要意义。
2.准确把握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形势要求。
二、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
3.指导思想。
4.总体目标。
5.基本原则。
三、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水平本科教育全过程
6.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要全面加强高校党的建设,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面向全体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7.坚持德才兼修。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全面落实到质量标准、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和文化育人中,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规律、准确把握基本国情,掌握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深入开展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热爱集体、关心社会。
8.提升思政工作质量。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建立健全系统化育人长效机制,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体系。把握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优化内容供给、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激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生动力,不断提高师生的获得感。
9.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格局过程中,着力推动高校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做好整体设计,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合理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在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推出一批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专业课程,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四、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深化教学改革
10.改革教学管理制度。
11.推动课堂教学革命。
12.加强学习过程管理。
13.强化管理服务育人。
14.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15.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五、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16.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17.提升教学能力。
18.充分发挥教材育人功能。
19.改革评价体系。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坚持分类指导与分层次评价相结合,根据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岗位教师的职责特点,教师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办法,分类分层次分学科设置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加强对教师育人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评价与考核。加强教育教学业绩考核,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施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加大对教学业绩突出教师的奖励力度,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和津贴分配中把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作为同等重要的依据,对主要从事教学工作人员,提高基础性绩效工资额度,保证合理的工资水平。
六、大力推进一流专业建设
20.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
21.提高专业建设质量。
22.动态调整专业结构。
23.优化区域专业布局。
七、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24.重塑教育教学形态。
25.大力推进慕课和虚拟仿真实验建设。
26.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
27.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28.加强实践育人平台建设。
29.强化科教协同育人。
30.深化国际合作育人。
31.深化协同育人重点领域改革。
九、加强大学质量文化建设
32.完善质量评价保障体系。
33.强化高校质量保障主体意识。
34.强化质量督导评估。
35.发挥专家组织和社会机构在质量评价中的作用。
十、切实做好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工作的组织实施
36.加强组织领导。
37.强化高校主体责任。
38.加强地方统筹。
39.强化支持保障。
40.注重总结宣传。
教育部
2018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