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好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牢记“国之大者”,强化底线思维,从初级产品供给保障的战略高度,坚决扛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更好服务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局。
一、我国粮食安全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指出:“经过艰苦努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10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重农抓粮政策举措,我国粮食生产能力持续增强,粮食储备实力明显提升,粮食流通效率进一步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更加有力,“中国粮食、中国饭碗”成色更足。
综合保障水平稳步提升。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657亿斤,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产量483.5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粮油产品更加丰富,粮食供给结构持续优化。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包括“不愁吃”在内的“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乌克兰危机等接踵而至,国际粮食市场屡受冲击,粮食价格起伏较大。与之相比,我国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凸显,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经受住了国际国内复杂局面的现实检验。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如此严重,但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定供给功不可没。”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发挥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作用,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就能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为保持经济持续复苏、社会大局稳定奠定基础。
粮食生产基础不断夯实。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耕地面积为19.18亿亩;划定10.58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并落实到省、到县、到地块;累计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设施农业等机械化水平较大提升,小麦、玉米、水稻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超过97%、90%和85%。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全国家庭农场超过100万家,农民合作社超过220万家,农业社会化组织95万多个。
粮食收储调控持续完善。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和保护农民利益并重,粮食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多元市场主体购销格局基本形成,政策性收购托底作用有效发挥,没有发生过大面积“卖粮难”。新建、改造和提升了一批粮食仓储设施,机械通风、粮情测控等储粮技术广泛应用,低温、气调等绿色储粮技术逐步推广,仓储条件总体达到世界较先进水平。粮食储备体系进一步完善,有效发挥了守底线、稳预期、保安全的关键作用。调控手段不断创新完善,粮食市场运行保持总体平稳。
粮食国际合作继续深化。在坚持立足国内的前提下,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适度进口,调剂品种余缺。与数十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粮食和农业多双边合作协议,在农业种植、粮食仓储、农业机械及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向有需要的国家实施援助项目。以“减少粮食损失浪费,促进世界粮食安全”为主题,召开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取得十项减损共识成果。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在国内外反响良好。
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取得巨大成就,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我们要认真总结党领导粮食安全事业的宝贵经验,不断深化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规律性认识,切实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从战略上把握和推动国家粮食安全。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会议上作出重要论述,从东北到海南、从中原到边疆,从产区到销区、从科研一线到田间地头,一次次谆谆告诫、殷殷嘱托,引领和推动了粮食安全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确保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明确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稳得住”“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则是战略问题”“不能把粮食当成一般商品,光算经济账、不算政治账,光算眼前账、不算长远账”;科学分析了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指出“在粮食问题上不可能长期出现高枕无忧的局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深刻揭示粮食安全的内在规律,明确提出了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举措,指出“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做好粮食市场和流通的文章;特别强调了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担当,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粮食安全要实行党政同责,“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党的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对完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体制机制、制度政策、关键举措等作出重要决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财经委会议、中央深改委会议等均作出重要部署,中央政治局会议将“保粮食能源安全”列入“六保”任务之一。这些重要论述和重要部署,为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实践表明,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牢牢把握保障粮食安全的正确方向,才能办好头等大事、解决好吃饭问题,使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越走越宽广。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切实端牢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消费者受益,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做好粮食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为耕者谋利”,各级各有关部门强化农民种粮收益保障,坚持和完善最低收购价制度,完善稻谷补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等政策,推动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现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发挥政策性收购托底作用,精心组织好市场化收购,形成优质优价导向。围绕“为食者造福”,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粮油加工技术和装备水平,促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完善城乡配送供应网络,推广新业态新模式,加强粮食质量监管,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粮油产品和服务,着力满足人民群众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的需求。围绕“为业者护航”,实施“放管服”改革,加大财税扶持力度,落实用电用地等优惠政策,发挥政策性金融支持作用,建立健全粮食贷款信用保证基金,不断优化涉粮企业发展环境。实践表明,只有切实抓好兴粮之策、惠农之道、利民之举,才能将粮食安全各项政策举措转化为人民的切身利益,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检验。
(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完善政策体系,不断增强粮食安全事业发展的动能。近18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打破了以往“两增一减一平”的怪圈,这主要得益于体制机制和支持政策的日益健全完善,得益于耕地等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的不断增强,得益于品种改良、科技进步带来的单产提高。中央一号文件连续聚焦“三农”,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制度安排。涉及粮食安全的重点领域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等举措全面落地,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粮食储备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粮食安全责任制、中央储备粮管理和中央事权粮食政策执行情况的考核体系先后建立。中央强调,任何省区市,无论耕地多少,都要承担粮食生产责任。与此同时,不断加大对主产区的支持力度,调动主产区积极性。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和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支持发展粮食耕种、产后、储销等环节社会化和专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政策体系初步建立,着力解决好“谁来种地”和“怎样种地”等问题。先后出台一系列激励农业科研人员创新举措,允许科研人员自主创业、持股兼职,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实践表明,只有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攻坚克难的勇气,不断向改革的广度和深度拓展,才能加快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添新动能。
(四)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底线思维,持续提高粮食安全综合保障能力。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保障好粮食等初级产品供给,做到“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是现实所需也是长远战略;既需要规模数量,也需要合理布局;既需要足够的粮食产量和库存,也需要相应的加工流通和产业链掌控能力。明确排出优先序,科学合理配置资源,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保障稻谷、小麦、玉米三大谷物的种植面积,集中力量首先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保住。突出协同保障,统筹“产购储加销”各个环节综合施策,着力构建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着眼中长期制定国家粮食安全规划纲要,实施衔接配套的制度政策和改革举措,不断增强粮食供给体系韧性,推动全链条协同保障粮食安全,牢牢守住了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强化创新驱动,坚持以创新激发活力、培育动能,加快农机农艺、良种良法等科技突破,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和集成示范,推广绿色仓储和现代物流技术,促进粮食全链条高质量发展。树立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向森林要食物,大力发展木本粮油、森林食品;向草原要食物,积极推动草原畜牧业集约化发展;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稳定水产养殖,积极发展远洋渔业;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发展现代化设施种养业,探索智慧农业、植物工厂,有效缓解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约束。实践表明,只有系统把握、统筹协调,才能实现各项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协同,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增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总体效应,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稳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三、立足新时代走好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当前,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与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的矛盾突出,粮食品种、区域等结构性矛盾突出,成本刚性上升与增加种粮收益的矛盾突出,个别品种外采率高与国际贸易风险的矛盾突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忧患意识,抓住关键环节,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一)强化依法治理、责任落实和规划引领,健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制度政策。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更好发挥法治在粮食安全领域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坚持立法先行,力争粮食安全保障法、粮食储备安全管理条例等早日出台,支持各地制订粮食安全地方性法规;认真贯彻修订后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用好行政执法手段,严格落实法律责任,提高粮食流通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编制和实施新一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认真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确定的相关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完善主产区、产销平衡区、主销区考核指标,加大对耕地保护、面积产量、收储调控、保供稳价、应急保障和粮食质量安全等考核力度,压紧压实地方党委政府保障粮食安全责任。扎实开展中央储备粮管理和中央事权粮食政策执行情况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督促承储企业严格履行主体责任,保证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增加种粮综合效益,使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作用,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鼓励种粮大户发挥规模经营优势,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
(二)落实“藏粮于地”,加大耕地保护和农田建设力度。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顺序,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加强用途管制,规范占补平衡,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建立健全耕地数量、种粮情况监测预警及评价通报机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持续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提升耕地地力等级。加快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在水土资源条件适宜地区建设改造一批大中型灌区。推进耕地宜机化改造,解决耕地碎片化问题。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因地制宜推广保护性耕作,提高黑土地耕层厚度和有机质含量,切实把黑土地用好养好。挖掘潜力新增耕地,支持将符合条件的盐碱地等后备资源适度有序开发为耕地。
(三)坚持“藏粮于技”,强化现代种业等科技支撑。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支持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抓紧抓实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种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加强农机装备工程化协同攻关,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坚持需求导向,注重产学研用融合,加大绿色储藏、质量安全、高效物流、营养健康、粮油加工、粮机装备等技术研发和应用力度。立足抗灾夺丰收,健全农作物病虫害等防治体系,全面提高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
(四)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将有限的资源优先用于口粮等必保品种,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多措并举促进稳产增产,将粮食年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以东北平原、长江流域、东南沿海地区为重点,建设水稻生产功能区;以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西北及西南地区为重点,建设小麦生产功能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地区以及汾河和渭河流域为重点,建设玉米生产功能区;以产粮大县集中、基础条件良好的区域为重点,打造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在黄淮海、西北和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东北地区开展粮豆轮作,充分挖掘大豆增产空间和潜力,开展盐碱地大豆种植示范。加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落实大食物观,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五)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提高粮油产品供给质量。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保数量,又保多样、保质量,稳定发展优质粳稻,大力发展强筋、弱筋优质专用小麦,鼓励发展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饲料,增加高油高蛋白大豆供给。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抓好粮食绿色仓储、品种品质品牌、质量追溯、机械装备、应急保障能力和节约减损健康消费“六大提升行动”,推进粮食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促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坚持“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以龙头骨干企业为引领,以粮食产业集群为带动,促进粮食产品提质进档,推动粮食产业优化升级,建设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大力促进主食产业化,鼓励开发绿色优质、营养健康的粮油新产品。按照“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四个最严”要求,加强粮食质量检验监测和监管,守护好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六)不断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粮食供需动态平衡。强化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完善粮食监测预警体系,加强精准调控和预期管理,合理把握政策性粮食销售节奏和力度,保持粮食市场运行总体平稳。积极推动主体多元、渠道多样、优粮优价的市场化收购,认真抓好政策性收购,守住“种粮卖得出”底线。深化粮食产销合作,提高省际粮食流通的组织化程度,构建长期稳定、高效精准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健全粮食储备体系,保持合理储备规模,优化储备品种结构布局,加强协同运作,充分发挥中央储备粮“压舱石”和地方储备粮“第一道防线”作用。推进高标准粮仓建设,优化升级粮食仓储设施。修订完善粮食应急预案,加强各级粮食应急保障中心建设,规范管理粮食应急保障企业,加强城市、社区、城际、农村配送的有效衔接,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配送效率。以“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为重点,支持粮食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开展国际合作,打造国际大粮商,拓展多元化粮食来源市场。
(七)深入开展粮食节约行动,促进节粮减损和营养健康。粮食生产、流通、加工、消费环节浪费现象不容忽视,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认真落实《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加强全链条管控,最大限度减少损失浪费。推广应用智能绿色高效收获机械,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开展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和绿色储粮标准化试点,加快仓储设施升级改造,大力推广绿色低温储粮技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研发先进适用储粮装具,指导帮助农民实施科学储粮项目。制订修订小麦粉等粮油加工标准,合理确定加工精度等指标,引导水稻、小麦等口粮适度加工,大力发展全谷物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提高粮油加工转化率,减少加工损耗和营养流失。鼓励发展粮食循环经济,提高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实现循环利用、高值利用和梯次利用。加强饲料粮减量替代,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发展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散粮运输服务体系,开展多式联运高效物流衔接技术示范。深入实施《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引导公众养成科学合理膳食习惯,多措并举制止粮食消费领域浪费。举办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等主题活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大力营造爱粮节粮、健康消费的新风尚。
(八)创新强化监管执法,坚决守住管好“天下粮仓”。深化专项整治,抓紧抓好问题整改,从严惩治涉粮腐败,深入推进粮食储备购销领域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务求取得持久性成效。粮食购销点多面广、专业性强,传统执法检查方式已难以适应,急需广泛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实时掌握各粮库库存及交易情况,发挥大数据的作用,建立起全程即时在线的粮储管控体系,推进粮储管理现代化。为此,要聚焦建立粮食购销数字化监管系统,加快推进国家、地方和央企平台及粮库信息系统建设,确保按期高质量实现监管范围全覆盖、监管链条全过程、监管效果穿透式。同时,不断强化日常执法检查,加大“四不两直”抽查、交叉检查、“飞行检查”力度,探索实行信用监管,充分发挥12325监管热线作用,依法从严查处涉粮案件,曝光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慑,保持高压态势。
(作者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