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人民至上 永葆人民情怀

作者:贵州日报 时间:2022-11-16

党的二十大报告高瞻远瞩、内涵丰富,通篇既着眼于全国乃至全球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又沉淀到人民生活细节的具体政策。细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可以发现“人民”是贯穿报告始终的一条主线。据统计,“人民”二字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前后共计出现177次,报告多层次、全方位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深厚的群众根基和满满的人民情怀。

从纵向看,人民至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发展的精髓要义。

人民至上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能够实现十年奋进成就的精神内核。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三件大事的完成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过去十年民康物阜、国家强盛的非凡成就既表明中国共产党强调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不是一句空话,又向全世界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始终将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使我们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人民至上是接续奋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立足于人民需求上的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是现代化发展道路上必须遵循的重大原则。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是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基本的判断标准,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不断优化人民生存环境的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现代化新征程中的题中之义,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要求。

从横向看,人民至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方面发展前行的核心理念。

人民至上是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基本遵循。在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中,坚持人民至上是始终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坚持好、运用好人民至上这一立场观点,坚信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摒弃一切脱离群众的理论,鼓励党员干部、理论骨干走出书斋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坚持让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扎根在中国广袤大地之上、融入人民最真实的实践生活之中。我们只有尊重人民、团结人民、依靠人民智慧,才能形成一种人民喜爱、认同、拥有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人民至上理念是贯穿于国家战略全局建设始终的根本原则。在经济方面强调要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在政治方面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在社会生活方面重视民生,强调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在文化方面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生态方面强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在国家安全方面强调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在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方面提出要发展人民战争战略战术。

人民至上体现在中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思维。面对当今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中国共产党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过程中也看到与世界人民之间的命运联系。为促进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将中国人民的命运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愿与世界人民携手共同建立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们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共产党人的永恒追求。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确保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时还要着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增强干部服务群众的本领。确保领导干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决克服领导干部脱离群众这一最大危险,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坚持“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消除党内存在的腐败隐患,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只有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才能实现。过去我们紧紧依靠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未来我们仍需依靠人民铸就新的辉煌。

版权所有 纽约国际手机登录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 2015 纽约国际手机登录,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