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二三五”育人模式 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发布时间:2022-07-07 重庆工业职院  点击:[]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构建“二三五”育人模式 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地落实,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扎实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以“二三五”育人模式助推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特色化、全面化发展,育人成效显著。

以高站位统筹部署 形成合力谋划推动落实

一是科学谋划做好精准部署。学校上下高度重视,成立“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整合各方资源,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全方位稳步推进学校“三全育人”工作。二是压实责任推动任务落地。学校科学制定《“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方案》,建立建设任务清单,层层压实责任,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岗、管理到位、督查到点,全校师生积极配合参与,确保各项任务全面落实。三是协同推进确保育人实效。学校以新思政观引领推动学校发展,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一体化育人体系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以增强德智体美劳“五育”成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以高标准改革创新 聚焦任务实施特色建设

(一)加强党的领导,聚焦“两个”着力

一是强化党的领导。严格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相协调的运行机制,制定学校党委班子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切实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师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全方位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强化组织功能。全面实行院系党政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制定“红色成长计划”全周期规划,搭建“红色锻炼平台”全过程体验,推出“红色培养工程”。实施党政领导进课堂、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进社团、进讲座、进网络,党员“亮身份、树形象、争做育人先锋”,全面推行由党支部书记、专业负责人、专业教师、辅导员作为“育人导师”的“班导师制”。三是强化内部治理。学校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全面融入学校发展规划、党政工作要点、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和人才培养方案。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运行机制,逐步建立教职工代表及教职工日常参政议政机制。定期开展“校领导接待日”活动。完善多元管理机制,积极发挥学术委员会等议事协调机构作用。

(二)健全工作机制,完善“三个”通道

一是实施全员育人连通育人主体不全面的断点。学校成立思想政治工作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全体党委委员为成员,下设办公室,每年投入不低于1000万元的建设经费保障工作运行。校领导带头为师生讲党课,通过校领导接待日深入学生、关心学生。党政干部带学生,加强教育引导。充分调动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触角延伸到企业、家庭、社会,实现全校全员参与育人工作。二是实施全过程育人疏通育人过程不衔接的堵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周期不同阶段均有教师负责,确保学生全程无缝对接。全面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三级联合心理疏导机制和危机干预机制,形成心理普测追踪、心理健康月报表、心理咨询记录、心理转介记录“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动态档案。强化课堂内外互补式学习,搭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三全育人”工作平台,全面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发挥高校“第二课堂”在思想引领和实践育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全校53个学生社团策划和组织的学生课外活动精彩纷呈。实现业前业后贯通式评价,学生就业前由学校负责评价,就业后则由就业单位负责评价,系统反馈学生的就业情况和学生的成长情况,形成对学生的贯通式评价。三是实施全方位育人贯通育人线面不交叉的盲点。建成以育人为核心的工业文化大观园,凝练“印象重工十景”文化育人。加强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建立产业学院,外聘企业专家担任兼课教师。健全家校共育模式,构建学校、家庭、企业、社会四方联动育人机制。坚持线上线下全覆盖,邀请工匠大师、全国劳模、杰出校友进校园等强化线上线下泛在式育人。强化虚实结合沉浸式体验,学校建有虚拟现实体验馆,充分运用网络虚拟技术,营造虚拟育人环境,把实景教育与虚拟技术结合起来,增强育人效果。

(三)落实主体责任,增强“五育”实效

一是明确责任育人。严格按照“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案,每年年初下达工作任务,每季度组织召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会,建立定期督查督办和工作情况通报机制,全面掌握任务落实情况。二是完善考评育人。制定《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方案(试行)》等100余项考核评价办法。每年把校领导、中层干部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第一工作指标纳入考核和测评体系。三是发挥队伍育人。不断强化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育人队伍建设,不断建强管理干部、教师、学生、企业四支育人队伍。制定制度,保障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的待遇,配齐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打造校级名班主任(辅导员)工作室,给予充足专项经费保障。四是抓好课程育人。创新“三个三”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理论教学、专业实训和顶岗实习“三环节”,实施课堂教学思政教育“三分钟”,设计课程考试思政内容“三分值”。举办课程思政大比武、课程思政推门听课比赛、优秀教案评比、微课大赛等活动。五是强化管理育人。健全依法治校、管理育人制度体系,修订完善学校章程和系列管理办法。把育人功能的发挥纳入管理岗位考核评价范围,作为评奖评优条件。培育一批“管理育人示范岗”。六是突出榜样育人。注重发挥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技能大赛优秀选手、优秀毕业生、优秀校友等学生身边的先进典型对学生的积极作用,开展朋辈教育。不定期邀请优秀校友、工匠大师来学校开展讲座,用他们的创业故事教育学生。七是做好校企育人。发挥企业共建共育作用,300余名教师进入企业流动站,近千名学生开展校外实训课程、校内岗位锻炼,成功申报参加第四批“双千双师计划”。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四)融通育人要素,贯通“四维”协同

一是课堂内外协同育人。建立党委书记、院长带头抓思政课机制,将思政课列为学校重点课程,设立专项课题研究阐释。充分运用“第二课堂”,开展特色实践育人活动。扎实开展“我为青年做件事”等活动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文明风采活动,组织开展“劳动月”活动、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文明寝室评比等,成立校院两级文明素养劝导志愿队。二是课程文化协同育人。按照“三为”标准、践行“五个一”要求,把课程育人与文化育人有机结合,建成工业文化大观园,打造“印象重工十景”。积极打造工业重工、劳动重工、志愿重工、书香重工等校园特色文化。推广师生原创文艺精品,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三是校内校外协同育人。建立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企业、社区协同育人的制度体系。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政策宣讲、志愿服务、名师进社区、职业规划教育、心理辅导、创新创业教育、文明督导、劳动教育等各类活动100余场次,参与人数累计超过8万人次。四是线上线下协同育人。学校坚持线上线下全覆盖,将互联网技术运用于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建网用网管网能力,构建校园网络新媒体矩阵,培育一批优秀网络宣传平台、网络文化工作室和研究团队,通过“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加强正面舆论引导。开设网络文明素养课程,实施学校“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打造三级网络评论员队伍。

(五)严格考核评价,凸显“四评”成效

一是政府部门评价引领。学校把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作为年度考核内容纳入学校整体评价体系,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二是学校评价主导。学校以“三全育人”为抓手,把“三全育人”的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作为学校党建与事业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纳入职能部门、二级学院抓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年度述职评议内容。三是学生评价支撑。学校制定学生素质评价体系,多元主体对学生多角度考评,确保学生考核全面化、精细化。学校将学生的考核结果作为升学、评优评先、入党等的重要参考指标。四是社会评价佐证。学校荣获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指数优秀院校、高职院校学生发展指数100所优秀院校之一、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学校。学校积极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将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手段融入学校管理,常态化监测学生的异常举动,在数据共享中提高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

以高成效树立标杆 转化成果增强整体实力

(一)学校发展取得新突破

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标杆院系1个,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团委书记当选为第十八届团组织委员。学生会当选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七届委员会委员团体。在2022年“金平果”中国高职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位列第14位。获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二)思政建设树立新标杆

获评国家教学团队1个、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教学团队6个。拥有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最美教师”等100余人。荣获重庆市高校“十大育人”精品项目1项,15篇经验性文章在主流媒体上发表。获国家教育部门2022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1项,重庆市“三全育人”十大精品项目1项;获重庆市2021年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建设单位、重庆市文明校园、“三全育人”示范校等称号。

(三)立德树人呈现新气象

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项10项;全国性行业技能竞赛奖项14项、市级奖项141项(一等奖28项);创新创业大赛获国家奖项7项、市级奖项69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19项、优秀组织奖3项),全国青年岗位能手3人。近千名毕业生进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航空成都飞机有限公司等科研单位和知名企业。


学院地址:贵州省花溪大学城 电话:0851-88506060 传真:0851-88506060

邮编:550025 邮箱:qgzq@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