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国际手机登录

郝晓涛团队在有机光电探测光物理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发布日期:2025-02-26

近日,我校纽约国际手机登录有机光电子学研究团队在有机光电探测器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分别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影响因子:27.4)和Aggregate(影响因子:13.9)。


进展一:目前自驱动有机近红外光电探测器通常面临高暗电流密度和低外量子效率等问题,限制其灵敏度和响应能力。研究团队通过引入固体添加剂,实现了受体分子离域性的定向调控,定向诱导了受体分子的J-聚集并增强了分子间的π-π相互作用,抑制了激子复合,在低暗电流和高灵敏度之间达到了良好平衡,为自驱动近红外光电探测器的开发与设计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相关工作以“Enhanced Exciton Delocalization in Organic Near-Infrared Photodetectors via Solid Additive-Mediated J-Aggregation”为题发表于Advanced Materials,山东大学博士后乔佳伟为论文第一作者,山东大学郝晓涛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和唯一通讯作者单位。

论文链接为https://advanced.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418844



进展二:宽光谱光电探测器的灵敏度探测性能通常受限于高暗电流和杂散电子的不利影响。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PbS胶体量子点与有机材料的混合结构,通过抑制杂散电子、利用量子限域效应优化带隙以及表面钝化降低激子复合率,显著抑制了器件暗电流,为宽光谱光电探测器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相关工作以“High-Performance Broad-Spectrum Photodetector by Suppressing Stray Electrons by Adopting a Hybrid CQD/Organic Architecture”为题发表于Aggregate。山东大学博士后乔佳伟、硕士研究生王倩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天津大学叶龙教授、山东大学殷航教授、郝晓涛教授,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

论文链接为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gt2.722



以上研究工作均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重大基础研究、泰山学者等项目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