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招聘网,在五花八门的公司岗位中海投;同样的回答面对不同的hr反复地讲,滚瓜烂熟的不仅是简历,还有一次次地“对不起”。毕业生之间相互传递着招聘信息,吐槽着奇葩面试官,像是长跑比赛中掉队的队员,互相陪着走一程,等调整好了呼吸补足了元气,就立刻丢下对方继续前进。
毕业前可能隐隐约约感觉到一些经济的压力,疫情对市场的冲击,公司大量的裁员,但总觉得是玻璃门后的另一个世界,自己在门内以学生身份心安理得地旁观。但玻璃门的存在就是为了被打碎,从学生过渡到求职者只要一个“6月”。在学习中奋斗十几年,想着总能学以致用,但大多数毕业生根本不会想到,居然还有“找不到工作”这一选项。
问题:
应届找不到工作,刚刚坐电脑前一下子崩溃了,一直在那流眼泪。
今年毕业,因为一些原因错过秋招,加上准备考公,就没怎么准备找工作。结果成绩出来差一点进面,于是开始找工作,结果一而再再而三地碰壁。
明明自己专业不错,学校不错,有实习经验。就想找个离家近的体面点的工作,连薪水都没什么要求,投出去的简历如石沉大海,少数愿意给我面试机会的,也被拒绝了。
自身不喜欢我的专业,学得也不用心,我明白自己的水平肯定去不了特别好的企业,但就是同学随便问问就能进的企业到我这都特别难进。越来越受打击,感觉自己越年长越废物,20多岁了还要靠家里一直帮衬,一度想自我了断减轻家里负担。
一下子控制不了情绪觉得特别难受,眼泪一直流个不停,觉得自己很废物,但又不知道怎么办,接下来该干什么?
咨询师回答:第一,问题中将困难上升到了自我的否定和攻击。
简历石沉大海,面试被拒,去不了好企业,对于这三点失败,你更倾向于内归因,即将所有的不好皆归咎到自己身上,觉得自己是废物。或许在你的内心世界可能存在着这样一种条件反射,只要出了问题,就一定是自己的不好。
第二,外部的评价对你来说很重要。
在找工作的时候,你倾向于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哪怕薪水少一点也没关系。此外,当你进不了同学都能进的企业时,似乎自己立马被拉出与同学进行对比。过于在乎外部评价,可能会导致更多地对自我的否定和攻击。
第三,找工作的标准是离家近,可能是一种依赖。
迟迟找不到工作需要家庭的帮衬时,内心又产生愧疚。我理解这其中其实隐藏着非常矛盾复杂的情感。
第四,自我情绪识别和表达并不容易。
问题的产生也可能出现在自我排解上,包括有时冒出的极端想法,也是一种自我情绪的表达。
动力学中认为,我们所有的人格特质、性格特点,基本上都是在原生家庭中形成的,接下来的人生基本上是在重复此前的形成模式。
模式背后都有成因,一个简单的问题背后也有许多有待探索的内容,而了解“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有助于我们澄清当下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下面有以下几个可能影响当前模式的原因,以供参考:
第一童年时期父母与儿童的互动
婴幼儿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之于自我的形象是破碎的,只有通过与养育者的互动,我们才能够收集关于自我的碎片信息,然后像拼图般进行逐一拼凑。
当我们在养育者那里得到足够多的回应时,那我们收集到的关于自我的碎片就会越多,拼凑出来的自我就越清晰。反之,如果养育者给予的反馈越少,那我们关于自我的形象就越模糊。
当一个人对自我的认知越清晰,能展现出来的自信心就越强大;反之,则弱。过度依赖外界评价,就是一种自信心不足的表现,似乎只有通过去满足外部的评价,我们才能够给自己足够多的肯定,我们的自我肯定是借由外部的肯定来实现的。
所以自信心缺乏,自我感严重缺乏,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的生活经历。我们可以思考一下这些问题,是否在父母身边长大,抑或是在爷爷奶奶等亲戚家长大,父母与自己的相处方式如何,是否给予积极的反馈,这样成长环境和互动方式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这些印象背后隐藏的是什么样的感受。
心理咨询犹如一场考古挖掘现场,和来访者一层一层揭开尘封已久的记忆,去理解生命早期发生的事情,以此来寻找来访者当下问题的根源。
第二自我攻击与否定
经典精神分析认为,和力比多(性本能,一种内在,原发的动能)一样,攻击性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攻击性指具有对他人挑衅、侵犯或对事物有意损毁、破坏等心理倾向,泛指竞争、追求卓越、自我攻击等。
如果力比多和攻击性能够正常地向原始客体(一般指养育者)及其替代品投注,且客体能够全盘接收的话,那婴儿内心的愤怒能够得到平息,而我们也能够从中习得应对攻击性的处理方式。
反之,当力比多和攻击性不能投注到客体身上的时候,也会转向自身,进行自我攻击,这也是自恋产生的原因。此外,当一个人的力比多过多指向自己的时候,那指向外部的减少了,这样的人也容易产生孤独感和抑郁感。
以上这个视角所包含的原理根植于深层次的本能,发生在生命早期(一岁之内),是需要长程咨询才能够触碰的点。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理解,弗洛伊德提出地形说,将人的心理结构理解划为:本我、自我、超我三层结构。
本我是先天的本能、欲望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求。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遵循着现实原则。超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追求完美境界。
当三层结构处于稳定状态时,人的内心世界也能达到平衡。然而,当某层结构异常强大时,人的内心会产生动摇。
当超我异常凸起时,表现为内心总有一个去评价的声音,让自己时时刻刻处于小心翼翼之中。但凡没有达到趋于完善的标准,就会进行自我否定和攻击。
从精神分析的视角来看,一个拥有高超我的人,往往跟严苛/高要求的父母有关系。在生命早期,婴儿内化了严苛的父母形象,使之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乃至长大后,即便离开了父母,严苛的部分却永远地烙印在心中。
当我们遇到找工作失意、情绪崩溃的问题时,背后其实暗藏着更多有待解决的人生议题。这些议题与成长环境、人格特质、性格特点等息息相关。
这些人生议题其实一直都存在,只是需要借由现实生活中的导火索来激发。精神分析/动力学取向的心理咨询能够帮助人们在人格特质、性格特点等深层次方面的问题进行工作,从而有一个由内而外的改变。
文章咨询师:邱敏
文章来源:简单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