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增强高校教师法治观念,既要加大法治教育,也要强化相关制度执行,提高自身法律素养,树立依法治教、依法执教的意识。
强化党建引领。优化教师党支部的设置,把政治觉悟高、法治观念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党员教师选拔到党支部班子中来,增强党支部的法治建设力量,使教师党支部成为培养教师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的重要平台。建强党员教师队伍,重视优秀青年教师、高层次人才的党员发展工作,优化完善党员领导干部联系教师入党积极分子的制度,在“三会一课”中融入法治教育,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学法、知法、守法的先锋模范作用。
完善法治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加强法治教育培训。制定高校教师法治观念提升中长期培训实施纲要,明确新时代增强高校教师法治观念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培训内容、实施步骤、考核奖惩机制,全面提高高校教师的法律素质、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学校蔚然成风;鼓励编写高校教师法治观念提升培训教材。培训教材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内容既体现以宪法为核心的系列法律制度、教育法律法规,又要包括治国理政的重大方针政策、党内法规,并根据法律法规的废、改、立不断及时修订培训教材内容;不断拓展法治教育培训的广度和深度。灵活用好校内校外资源,探索参与式、实践式、联动式法治教育,鼓励设立法治教育培训机构,建立财政专项培训资金保障制度。
落实法治观念提升的科学评价。制定增强高校教师法治观念的考核办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将法治观念提升考核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坚持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设置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建立科学有效的跟踪评价检测系统,提高考核科学性、有效性。加强任职前法治思维和法律素养考核评价,建立事后评价跟踪反馈,将法治观念指标考核结果作为高校教师评优、评先、教学科研成果申报、教师资格证申领以及提拔的考核依据。
建立多元化的监督体系。要加强高校教师法治观念落实情况监督,建立监督问责机制,严格追责问责。高校要对教师增强法治观念的考核评价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对法治观念淡薄、法律素养较低的有损高校教师形象的情况加大监督力度,对法治观念强、法律素养高、德法兼修的优秀高素质教师,和为法治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先进事迹、典型案例及进行宣传报道,发扬法治精神。
增强法治观念的理论研究。深入系统梳理高校教育法律法规,探究高校教师增强法治观念的理论发展逻辑。推动国家社科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地方社科基金等项目中设置高校教师增强法治观念的研究的项目,积极推动理论研究,推出重大优秀的研究成果。